隨著4月上海車展期間特斯拉事故車主維權事件的不斷發酵,類似的消費糾紛也「話題出圈」、引發輿論的關注和相關監管部門的重視。
近日,廣東省消委會就發出了《新能源汽車消費提示》,對消費者在新能源車的購買、使用、保養、維權等方面做出了幾條建議,其中重點包括:
1、明確出行需求定位,合理選擇車輛配置
提示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汽車前,應找準需求定位,充分考慮車輛續航里程是否滿足自身的出行需求及使用場景,了解清楚居住小區是否適合安裝私人充電樁,以及所在城市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的配置情況,切勿盲目跟風購買。
2、掌握新車技術特點,注重車輛使用安全
新能源汽車在驅動方式、操控系統、使用設計等方面均與傳統燃油車有較大的不同,如新能源汽車的「動能回收系統」、「智能輔助駕駛」等,使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在駕駛和操作上會有一定的區別。
由于電機驅動的特性,新能源汽車啟動和加速可能更快,對駕駛者提出的要求可能更高。消費者在購買前應加強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特點的研究,提前掌握駕駛新能源汽車應注意的細節,最好親身試駕體驗。

3、重要信息寫進合同,仔細核對方可提車
在選車過程中,應要求經營者對車輛作出真實全面的介紹,向商家詳細了解汽車的各項配置、功能、收費標準、電池壽命、維修保養、額外收費項目、提車時間、退款約定等重要信息。
應要求將上述信息連同銷售人員的宣傳承諾一并寫入合同,對于不清楚的條款,要主動提出質疑,避免被銷售人員「忽悠」,若遇到捆綁購買車險、收取不合理費用等經營行為,要勇于說「不」。
4、正確使用保養,依法理性維權
在日常使用車輛時,應定期對車輛線路、電池等進行檢查和保養,若發現汽車零配件或電池存在安全隱患,要及時維修或更換。
應避免充電時間過長,暴雨天盡量不要??吭诼短斓胤竭M行充電,保證自身安全。

消費者應妥善保管購車合同、付款記錄等憑證,出現問題時,可先與經營者溝通協商處理;若協商不成,應結合實際情況依法理性選擇投訴、提起仲裁、起訴等維權途徑,維護自身合法權益。
廣東省相關部門還表示,據統計在2019年以來,共收到消費者關于新能源汽車投訴近900件,涵蓋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品牌十余個,投訴問題涉及銷售、價格、質量、宣傳、服務等多個方面。
■ 邦點評
最近,特斯拉高層最近在接受新華社采訪的時候也曾表示:「在車輛的使用環節,還需要加強消費者的教育,比方說我們現在其實需要去跟駕校、交通部門去合作,讓大家了解新型汽車的使用方法,避免在使用環節當中的誤操作,或者說因為功能上不太了解而帶來的一些其他的問題?!?/p>

雖然特斯拉官方面對消費者訴求一貫「強勢」的態度,時常令人不適,但這段話還是「話糙理不糙」。相比傳統的燃油車,新能源汽車的確在使用環節有許多新的特點,大家在呼吁國家機構對相關政策作出調整的同時,也的確需要在購車、使用、維權等環節多一分注意,合理合法地維護自身權益。